中国免费高清视频在线观看,国产亚洲第一的欧洲日产,日久精品不卡一区二区,久久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順時永進,天道酬勤

服務熱線:

136-3274-7997

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把握“十四五”關鍵期、窗口期,持續推動碳達峰行動

      2020年9月22日,習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正式對外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同年12月12日,習近平主席在氣候雄心峰會上進一步宣布了中國碳強度、非化石能源占比、森林蓄積量和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等其他更新的國家自主貢獻目標。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以及“十四五”規劃綱要均對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作出明確部署。


      “十四五”是碳達峰的關鍵期、窗口期,未來幾年碳減排壓力將會集中在哪里?作為管理部門,生態環境部將重點開展哪些工作,采取哪些行動?記者近日采訪了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


    實現目標愿景需要付出艱苦卓絕的努力


      4月16日,習近平主席在中法德領導人氣候視頻峰會上強調,中國將力爭于2030年前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意味著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將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強度降幅,用全球歷史上最短的時間實現從碳達峰到碳中和。這無疑將是一場硬仗。


       “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面臨著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消除貧困、治理污染等一系列艱巨任務。實現新碳達峰目標和碳中和愿景是一項巨大的挑戰,不是輕而易舉就能實現的,需要付出艱苦卓絕的努力。”李高表示,當前一段時間內,碳減排壓力主要集中在四個方面。


      首先,從碳達峰到碳中和的時間緊、任務重。李高表示,發達國家從二氧化碳的達峰到實現碳中和,要經歷40年-70年,我國要在30年內從二氧化碳達峰到實現碳中和,時間非常緊迫,挑戰很大。這也意味著我國不僅要嚴格控制達峰時的二氧化碳排放總量,還要在達峰后迅速實現碳排放的持續下降,所面臨的能源和產業轉型任務更加艱巨。


      其次,能源剛性需求仍需增加。我國仍將面臨實現新型工業化和城鎮化轉型發展帶來的能源剛性需求。同時,我國亟須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問題,彌補民生領域短板,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隨之而來的是能源消費需求的持續增長。我國能源消費總量仍處于增長趨勢,能源結構短期內難以根本性改變,煤炭占能源消費比重短期內難以大幅下降。


      第三,全社會低碳發展意識尚待加強。部分地方片面追求GDP增長,以GDP為引領的陳舊發展觀念需要根本改變。社會公眾應對氣候變化意識亟待提高,需要激發自下而上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積極性、主動性。


      四是治理體系和能力還需提高。能源統計體系支撐力度不足,亟須提高能源消費統計制度與溫室氣體排放統計需求的匹配度。碳排放“雙控”制度、專門的法律法規標準、激勵和約束機制等政策措施都亟待建立,確保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如期實現。


    “十四五”“十五五”持續推動二氧化碳排放達峰行動


      李高表示,“十四五”時期,生態環境部將繼續高度重視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戰略部署,重點做好統籌謀劃“十四五”目標任務、開展二氧化碳排放達峰行動、加強氣候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加快全國碳市場建設、推動能源結構低碳轉型、深化重點領域低碳行動、推行低碳生產生活方式、加強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等八項工作。


      其中,在統籌謀劃“十四五”目標任務上,李高指出,要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系統觀念,處理好發展和減排、整體和局部、短期和中長期的關系,以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為引領做好“十四五”應對氣候變化工作。


    
  “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確定的碳強度下降約束性指標分解到地方加以落實,并加強監督檢查。推動應對氣候變化目標任務全面融入‘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并對接‘十四五’規劃和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編制好‘十四五’應對氣候變化專項規劃。”李高介紹。


      在開展二氧化碳排放達峰行動方面,李高指出,將以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為抓手,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推動抓緊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在“十四五”“十五五”期間持續實施。堅持全國統籌,強化頂層設計,發揮制度優勢,壓實各方責任,根據各地實際分類施策。明確各地方和重點行業的達峰目標、實施方案和配套措施,鼓勵部門制定達峰專項行動方案,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和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率先達到碳排放峰值。同時,推動達峰行動進展情況納入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加強考核監督評估,及時調整強化政策措施。


      談及具體重點行業領域的減污降碳行動,李高指出,打造現代化低碳工業體系,積極推行低碳產品認證。大力發展低碳交通,優化運輸結構,深入實施發展新能源汽車國家戰略,加強低碳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動航運、船舶、航空綠色低碳發展。積極發展綠色建筑,進一步提高新建建筑的綠色建筑比例,推動既有建筑綠色改造,推進農村建筑節能改造。強化節能提高能效,全面推進工業、建筑、交通、公共機構等重點領域節能,推動數據中心、5G基站等新基建能效提升。


    逐步將碳市場擴大到更多高排放行業


      2020年12月,生態環境部出臺《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印發《2019-2020年全國碳排放權交易配額總量設定與分配實施方案(發電行業)》,公布了包括2225家發電企業和自備電廠在內的重點排放單位名單,正式啟動全國碳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全國碳市場的建設和發展進入新的階段。


      “中國高度重視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將堅定推進全國碳市場建設,堅持把建設全國碳市場作為利用市場機制控制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一項重大制度創新,落實我國二氧化碳排放新達峰目標和碳中和愿景的核心政策工具之一。”李高表示,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加快推進全國碳市場建設,圍繞完成全國碳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持續完善全國碳市場管理制度體系。一方面,加快推進《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立法進程,制定碳排放權登記、交易、結算管理規則,印發《企業溫室氣體排放報告核查指南(試行)》等相關配套制度文件,完成注冊登記系統和交易系統建設,開展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配額分配,加強相關能力建設,力爭今年6月底前啟動上線交易。此外,還需建立健全溫室氣體數據管理及履約相關工作機制。完善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監測、報告和評估技術體系,推動實施甲烷排放控制行動,繼續加大氫氟碳化物、氧化亞氮和六氟化硫排放控制力度。


      “‘十四五’期間,在發電行業碳市場運行良好的基礎上,逐步將市場覆蓋范圍擴大到更多高排放行業,豐富交易品種和交易方式,實現全國碳市場的平穩有效運行和健康持續發展,有效發揮市場機制在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實現我國二氧化碳排放達峰目標與碳中和愿景中的重要作用?!崩罡咧赋觥?br />
來源于:中國環境報

網站首頁 關于我們 新聞中心 主營業務 技術創新 工程案例 人力資源 聯系我們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徐县| 城步| 芮城县| 平江县| 望谟县| 根河市| 江山市| 丹棱县| 阳泉市| 剑阁县| 嘉义市| 宁化县| 三门峡市| 城步| 元朗区| 车致| 灵丘县| 河西区| 望奎县| 泸西县| 鄯善县| 安顺市| 新化县| 大新县| 连州市| 鱼台县| 沂南县| 双江| 仁化县| 昭通市| 栖霞市| 玉田县| 绥德县| 敦煌市| 沈阳市| 盐亭县| 铁岭县| 文成县| 拜城县| 五常市| 屯留县|